东莞精密铸造,铸件的凝固过程
熔模精密铸造铸件的凝固对铸件来讲非常重要。一般铸件的凝固方式按照金属材料的性质分为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两种方式;按照铸件结构来分为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两种方式。这里要给大家特别提醒一下,这个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是材料的性质,它是与金属材料的凝固区间,或者说与结晶区间有关系。凝固区域指的是金属液中液固两相共存区域;这个所谓的结晶区间就是金属液的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的温差。温度区间决定了合金的凝固方式。这个是材料的固有性质,选择了材料,它的凝固方式也就选择确定了。而后两种凝固方式则跟金属材料无关,主要是依据铸件的结构来确定。为了得到致密的铸件,依据铸件结构,从铸造工艺上想办法,迫使铸件采取某种凝固方式。那么,逐层凝固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一层一层凝固。也就是说金属液的凝固区间是一条线。恒温下结晶的纯金属或者共晶成分合金某个瞬间的凝固情况就是逐层凝固。同时凝固,顾名思义,就是整个铸件全体部位在同一个时间凝固。铸件的凝固区域很宽,甚至凝固的某一段时间内,凝固区域贯穿铸件整个截面。那么,什么是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所谓顺序凝固,就是人为的改变自己凝固的先后,让铸件按照工艺设计要求来进行凝固。先铸件,再浇口,冒口,使铸件中的缩孔转移到冒口中,进而形成致密的铸件;而同时凝固则是采取各种方法,减少铸件各部分的温差,使铸件各部分在同一时间凝固(不论它的尺寸和结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可能有人会理解为逐层凝固的材料,就是应该采取顺序凝固的原则;而糊状凝固的材料就应该采取同时凝固的原则。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不对!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讲。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是金属材料本身的性质,你没得选择。如果客户确定了铸件材质,这一条等于他已经定死了。而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是你自己,也就是工艺人员来确定。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你清不清楚,但是,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这个问题搞混淆了,所以有必要在这重申一次。换句话说就是,逐层凝固的材料设计的铸件,依据结构,可以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而糊状凝固的材料设计的铸件可以采用顺序凝固的原则。
第三点,一般情况下,灰铁,低碳钢,工业用铜、铝,铝硅合金等都是逐层凝固的材料。而球墨铸铁,高碳钢,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镁合金等都属于糊状凝固方式。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就是铸件断面温差,或者说是温度梯度。在温度梯度大时,糊状凝固的材料也可能变为逐层凝固方式。
那么,对于铸件来说,顺序和同时两种凝固方式,究竟采用何种凝固方式呢?
首先,取决于铸件的要求。如果铸件要求致密,那就采用顺序凝固的原则;如果对致密度要求不高,那么,就采取同时凝固的原则。
其次,对于凝固收缩大,又不产生大量妨碍补缩的结晶骨架的合金,如:铸钢,球墨铸铁等倾向于定向凝固;而凝固收缩大,但有产生妨碍补缩的结晶骨架的倾向,容易形成分散缩松的合金,如锡青铜等,或凝固收缩不大的合金到,如灰铁,倾向于采用同时凝固。易产生热裂和变形的铸件,可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而对于厚度差别大的产品,应采用顺序凝固的原则。对于承受高温、高压,不允许渗漏,或受力很大而又要保证绝对安全使用的铸件或者铸件上的某些部分;铸件上要求较高并需要加工的部分,应采用顺序凝固。铸件某部分受力虽大,但其他要求不高,而且不是热节;壁厚均匀时,应采取同时凝固的原则。另外,从上面也可以看出,一个铸件不一定采取一种凝固方式,也可以采取两种凝固方式,根据产品需要。壁厚均匀的地方,采取同时凝固的原则,壁厚差别大的地方,采取顺序凝固的原则。
采用同时凝固和顺序凝固原则的优缺点:同时凝固由于铸件各部分温度基本一致,冷却均匀,铸件收缩应力小,铸件不易产生变形和裂纹。缺点是液态收缩大的铸件往往会产生轴线缩松,致密度不够,而且铸件塑性会降低;顺序凝固与同时凝固相反,铸件各部分温度相差较大,将引起较大的热应力,易使铸件变形或产生裂纹。而且由于采用冒口,增加了金属液的消耗量和切冒口的工作量。但优点是铸件内在质量好,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