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铸造中,蜡模制作是关键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下是蜡模制作的关键要点。
首先是蜡料的选择。蜡料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收缩率低以及强度适中的特点。常用的蜡料有石蜡、硬脂酸、聚乙烯等,不同成分的蜡料配比会影响蜡模的性能。例如,增加硬脂酸含量可提高蜡模的硬度和表面光洁度;而适量添加聚乙烯能改善蜡料的韧性,减少蜡模在成型和脱模过程中的变形与开裂。根据铸件的具体要求和生产工艺,调配蜡料成分至关重要。
模具设计与制造也不容忽视。模具的精度决定了蜡模的尺寸精度,因此模具型腔的加工精度要达到微米级。同时,模具的结构应便于蜡料的填充和蜡模的脱模。例如,合理设计脱模斜度,既能保证蜡模顺利脱模,又不会影响蜡模的尺寸精度;在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可降低蜡模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质量。
蜡模成型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十分关键。蜡料的注射温度需根据蜡料特性精确设定,温度过高,蜡料流动性过大,易导致蜡模产生飞边、变形等缺陷;温度过低,蜡料流动性差,可能造成蜡模充型不满。注射压力同样要适宜,压力过大,会使蜡模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压力过小,则无法保证蜡料充满模具型腔。
蜡模成型后,还需进行修整。检查蜡模表面是否有缺陷,如气泡、缩痕等,对于微小缺陷,可采用修补蜡进行填补;对于较大缺陷,需重新制作蜡模。同时,对蜡模的尺寸进行测量,若尺寸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可通过打磨、修整等方式进行调整。
此外,蜡模的存放环境也有要求,应存放在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蜡模变形。